一、什么是計量?計量工作的基本任務是什么?
在JJF1001-2011中,計量校準的定義是“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边@一定義已被人們廣泛接受。按照我國《計量法》的規定,計量工作主要是要管好兩件事:
一是保障國家計量單位制度的統一;
二是保證全國量值的準確可靠,這兩條是國家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發展經濟、生產和科學技術進步,維護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利益必不可少的。這是我國計量立法的兩個基本點。計量具有以下本質特點,即準確性、統一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同時計量具有社會性。我理解“保障國家計量單位制度的統一和全國量值準確可靠,”既是計量工作的基本任務,又是計量工作的終目的。
二、如何理解計量與測量的關系?
計量一詞在我國是“度量衡”的發展和延伸。從計量定義就可以看出,計量和測量密不可分,統一計量單位,就是統一測量單位,量值的準確可靠,就是測量結果的準確一致。要確定量的大小,需要測量,而測量需要統一,從而形成計量,計量的形成,又進一步保證了測量的準確和一致,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計量就談不上測量所獲得量值的準確可靠,不通過實際測量,計量的目的和任務也無法實現。從JJF1001-2011中可以看出,它包含了量和單位、測量、測量結果、測量儀器、測量標準等基本章節,講的都是有關測量的內容。其中“計量學”定義又明確指出是“測量及其應用的科學?!睉撜f計量與測量二者不能分隔,但從內容上講計量又不同于測量,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在JJF1001-2011中,測量的定義是“通過實驗獲得并可合理賦予某量一個或多個量值的過程?!逼淠康氖菫榱双@得量值;而計量包含了為實現單位量值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全部活動,其目的是為了實現測量的統一性。當今計量已成為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行業,稱為“計量”有利于與廣大從事測量活動的人群相區分,所以我認為我國使用計量一詞是十分科學合理的。
以往在計量工作法律、法規及相關文件中,往往只提“計量”而很少使用“測量”,人為地加以區隔,這和當時的認識有關。其實有些術語,如測量過程、測量控制、測量方法、測量結果、測量誤差、測量重復性、測量準確度、測量不確定度等,只能用“測量”,而不能用“計量”替代。在理念上不應把計量和測量分隔開來,計量工作實質就是為確保被測量值(即測量結果)的準確一致,實現國家對全國測量業務實施管理、監督和服務。從計量工作的基本任務理解,一切量值的使用價值都是建立在準確測量的基礎上的,計量工作的目的是通過測量來實現的。我認為正確理解計量與測量的關系,可以更好地明確計量工作的業務方向,計量事業進一步發展。
三、如何實現計量工作的基本任務和目的?
如何實現計量工作的基本任務和目的,我認為應該關注以下方面:
1.要轉變觀念
要牢牢抓住計量工作的目的,計量要與測量緊密結合,計量必須為測量服務,保證測量
儀器校準結果的可溯源性和可信度。要轉變觀念,學際上的通行做法,要從對計量器具的管理,進一步發展到對量和測量的監督和服務。量值傳遞的終端或量值溯源的起點,并不是工作計量器具,而是指測量所得到的測量結果。雖然計量器具準確十分重要,但要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可靠光有計量器具的準確是不行的。為什么要加強對測量的監督和服務?這是計量工作自身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它反映了計量工作的根本宗旨和內涵的要求。計量工作只有服務于測量,與測量緊密結合,在確保測量結果準確可靠上下工夫,才能被社會、各級領導和企業所重視和支持,才能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才能與接軌,才能加速發展計量事業。如何實施對測量的監督和服務,可參閱法制計量組織OIML2004年發布的《計量法要素》D1文件和GB/T19022-2003《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國家標準。
2.要明確服務方向
計量工作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是維護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手段。計量工作必須更好地與科學技術、市場經濟、工業企業、群眾百姓的實際需要相結合,去解決群眾歡迎、企業滿意、政府關心的計量和測量的實際問題,去為他們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計量工作的作用。計量工作要明確服務方向,要更緊密地圍繞經濟建設,面向市場、面向生產,聯系實際、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當然建立基準、標準,開展檢定、校準,是計量工作的重要基礎,但其終目的還是要落實到測量結果的準確一致上,如果服務于線上的測量結果不準確,那檢定、校準還有什么意義呢?計量要讓政府、企業和群眾真正感受到產生實實在在的效益和作用,那計量服務就到家了。
3.要在提高質量和效益中發揮作用
計量如何面向生產,服務群眾,關鍵要在提高質量和效益中發揮積極作用。黨的十八大確立了推動經濟發展的立足點,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國外則把企業計量檢測水平的評價放在首要位置,計量水平高低反映了一個企業產品質量水平。企業的核心是質量和效益,測量能力是生產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加強計量工作,加強對測量過程的控制,終目的是為了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效益,實際上它應該成為計量工作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著力點。這個質量是指大質量,既是產品質量,也包括服務質量。計量工作要落到實處,只有把計量自覺融入到經濟社會各方面質量的形成過程與結果評價之中,把計量與生產相結合、與群眾的需求相結合、與提高質量和效益融為一體,計量才具有生命力。
4.要發展
計量涉及國民經濟各行業、人民生活各方面,所以計量工作必須是科學計量、工業計量、法制計量三大計量齊頭并進,才能夠滿足各方面的需要??茖W計量是科技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計量的基礎,是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重要保障;工業計量是指計量工作在企業中的應用。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依法自主管理的計量工作屬企業行為,目的是為生產經營全過程提供計量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測量數據,以保證產品質量和提高經濟效益。法制計量是以政府為主導,是國家法律賦予政府計量部門(包括法定計量技術機構)的重要職責和任務,屬于政府行為,其目的是為解決不準確、不誠實測量帶來的危害,維護國家、企業、群眾切身利益;法制計量是計量法律、法規規定由政府強制管理的計量工作,尤其是貿易、安全、醫療、環境、節能強檢計量器具的管理。法制計量在JJF1001-2011中定義為:“為滿足法定要求,由有資格的機構進行的涉及測量、測量單位、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結果的計量活動。它是計量學的一部分?!笨梢娫诜ㄖ朴嬃恐?,首先要積極推行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要依法對計量器具實施法制管理。對使用中強制管理的計量器具,不應于開展計量器具的檢定(或校準),而要向測量方法、測量結果上延伸,要對整個測量過程進行控制。按通行做法,從計量器具的法制計量走向有效的法制計量是大勢所趨。必要時,可對某些強檢計量器具制定相應的測量方法規范,對測量方法、測量人員資格、測量過程控制及管理要求作出規定。計量工作的發展,有利于實現計量的基本任務和職能,更好地服務于全社會。
5.要依靠全社會各方面力量
要完成計量的基本任務,必須組織和發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只靠政府計量部門是不可能的。政府計量部門應制定計量方針政策和相應的法律法規;組織、完善和協調國家計量體系建設,加強宏觀指導;積極推行法定計量單位;組織開展重大科研項目;抓好量值傳遞和溯源工作; 抓好法制計量工作,積極開展為生產和群眾服務。政府要充分組織發揮各行業、企業、院校的積極作用,開展計量科研項目,推動產業計量的發展;在工業計量方面,企業是開展企業計量工作的主體,要依靠企業自身采取依法自主管理來完善企業計量工作,建立完善測量管理體系,積極開展校準活動,質量和效益的提高,政府部門要積極加強指導和服務。在計量執法工作中,也要與工商行政部門、公安、檢察、法院等各方面加強配合和協調。面向全社會的計量工作任務,必須依靠全社會各方面力量才能完成。
6.要加強學習和宣傳
計量工作性很強,往往不容易被人們理解。計量與測量的長期分隔,使計量與測量如何更好地結合,成為新的課題。為此,必須加強計量自身隊伍建設,學習計量知識,學際上經驗。從事計量管理和計量執法的人員必須懂得計量技術的相關知識,計量執法人員也必須懂得有關測量業務;從事計量科研技術人員也必須熟悉一般管理要求。建立一支政治思想、業務能力過硬的計量隊伍是計量事業發展的關鍵,是做好各項計量工作的基礎。計量的統一性決定了領導是關鍵,計量的廣泛性決定了必須有群眾的認可和支持。因此必須加強計量宣傳工作,以提高領導和廣大群眾對計量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一個部門、一個企業,只有領導認識和重視了,計量工作才會得到加強,才會有所成效。只有廣大群眾懂得計量、測量,了解計量的應用及與其切身的關系,才會積極參與和支持計量工作。必須大力加強計量宣傳力度,普及計量知識,宣傳計量工作與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關系和重要作用及應用的效果,深入群眾實地進行宣傳教育。計量能得到各級領導重視,使計量深入民心,實施計量工作的基本任務就有了基礎和保證。
華品計量檢測是廣東省人民政府依法設置的計量機構之一,括計量校準,技術培訓,
計量儀器銷售和標準信息四個獨立營運體,專門從事儀器設備的計量,檢定,校準,技術服務,CNAS認可,價格優惠,工程師免下廠服務費,三個工作日服務!出具CNAS測量儀器校準證書報告具有性和公正性